• 拼   音

    [ 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 ]
  • 释   义

    择:选择;从:跟从、学习。选择好的、正确的事情去遵循、学习

  • 出   处

   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。”

  • 例   句

    毛泽东《1957年夏季的形势》: “然后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批判之。”

  • 近义词

    择善而从

  • 用   法

   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

择其善者而从之相关查询

择其善者而从之成语接龙

  1. 之乎者也: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,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。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。
  2. 之死靡它:之:到;靡:没有;它:别的。到死也不变心。形容爱情专一,致死不变。现也形容立场坚定。
  3. 之死不渝:至死不变。形容忠贞不二。同“之死靡它”。
  4. 之死靡二:至死不变。形容忠贞不二。同“之死靡它”。
  5. 之死靡他:至死不变。形容忠贞不二。同“之死靡它”。
  6. 之子于归:之子:这个女子;于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

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思择:选择;从:跟从、学习。选择好的、正确的事情去遵循、学习

择其善者而从之类似的成语

  • 忿然作色

    忿然作色[ fèn rán zuò sè ]

    解释:由于愤怒而变了脸色。

    出处:《孙膑兵法·威王问》:“田忌忿然作色:‘此六者,皆善者所用,而子大夫曰非其急者也。然则其急者何也?’”

  • 来者不善,善者不来

    来者不善,善者不来[ lái zhě bù shàn,shàn zhě bù lái ]

    解释:来的不怀善意,有善意的不会来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:“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”

  • 三人行,必有我师

    三人行,必有我师[ sān rén xíng,bì yǒu wǒ shī ]

    解释: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吾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
  • 三战三北

    三战三北[ sān zhān sān běi ]

    解释:北:败逃。打三仗,败三次。形容屡战屡败。

    出处: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吴师大北。越之左军右军,乃遂涉而从之,又大败天没。又郊败之。三战三北,乃至于吴。”

  • 虚往实归

    虚往实归[ xū wǎng shí guī ]

    解释:无所知而往,有所得而归。

    出处: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鲁有兀者王骀,从之游者,与仲尼相若。常季问于仲尼曰:‘王骀,兀者也,从之游者,与夫子中分鲁。立不教,坐不议。虚而往,实而归。固有不言之教,无形而心成者邪?’”

  • 择善而从

    择善而从[ zé shàn ér cóng ]

    解释:从:追随,引伸为学习。指选择好的学,按照好的做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
  • 风从响应

    风从响应[ fēng cóng xiǎng yìng ]

    解释:风从:顺风而从。闻风而起,应声而从。比喻迅速起、赞同、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

    出处:宋·邵博《闻见后录》:“无有远迩,风从响应,载考载稽,名实相称。”

  • 上之所好,下必从之

    上之所好,下必从之[ shàng zhī suǒ hào,xià bì cóng zhī ]

    解释:好:喜爱。在上的人喜欢什么,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

    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上有好者,下必有甚焉者矣。”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