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拼   音

    [ tūn zhōu zhī yú ]
  • 释   义

    能吞舟的大鱼。常以喻人事之大者。

  • 出   处

    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吞舟之鱼,砀而失水。”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吞舟之鱼,不游枝流;鸿鹄高飞,不集污池。”《史记·酷吏列传序》:“网漏于吞舟之鱼,而吏治烝烝,不至于奸,黎民艾安。”

  • 例   句

    吾顿八纮之网以收之,即或漏吞舟之鱼,而已暴腮断鳍,颓然老矣。★严复《论世变之亟》

  • 用   法

    作宾语;多用于比喻句

  • 繁   体

    吞舟之魚

吞舟之鱼相关查询

吞舟之鱼成语接龙

  1. 鱼沉雁落: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
  2. 鱼沉雁渺:比喻书信不通,音信断绝。
  3. 鱼沉雁杳:比喻书信不通,音信断绝。
  4. 鱼烂河决:鱼肉腐烂,黄河溃决。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。
  5. 鱼封雁帖:泛指书信。
  6. 鱼烂取亡:鱼烂自内而发。比喻因内部腐败而自取灭亡。
  7. 鱼釜尘甑:指贫穷的无粮可炊。
  8. 鱼帛狐声: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,以便起事。
  9. 鱼烂瓦解:犹言鱼烂土崩。
  10. 鱼贯而出: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。
  11. 鱼肠尺素:指书信。
  12. 鱼瞵鹗睨:像鱼和鹗那样瞪眼注视。比喻瞠目而视。
  13. 鱼贯雁比:比喻连续而进,犹如鱼群相接,雁阵行进。
  14. 鱼肠雁足:泛指书信。
  15. 鱼贯雁行:比喻连续而进,犹如鱼群相接,雁阵行进。
  16. 鱼沉鸿断:比喻书信不通,音信断绝。
  17. 鱼笺雁书:泛指书信。
  18. 鱼沉雁静:比喻书信不通,音信断绝。
  19. 鱼龙曼羡:比喻世事变幻。
  20. 鱼惊鸟散:指像鱼腐烂鸟溃散。比喻迅即崩溃,完全失败。
  21. 鱼鲁帝虎:指将鱼误写作鲁,帝误写作虎。泛指文字错讹。
  22. 鱼龙曼延:①古代百戏杂耍名。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,有幻化的情节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,曼延亦兽名。②喻虚假多变,玩弄权术。亦作“鱼龙漫衍”。亦作“鱼龙
  23. 鱼书雁帖:泛指书信。
  24. 鱼米之地:盛产鱼类及稻米等的富庶地方。

吞舟之鱼的意思能吞舟的大鱼。常以喻人事之大者。

吞舟之鱼类似的成语

  • 弹铗无鱼

    弹铗无鱼[ dàn jiá wú yú ]

    解释:铗:剑把。指处境窘困,有求于人。

    出处:长铗归来乎,食无鱼。 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
  • 釜底游鱼

    釜底游鱼[ fǔ dǐ yóu yú ]

    解释:在锅里游着的鱼。比喻处在绝境的人。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张纲传》:“若鱼游釜中,喘息须臾间耳。”

  • 釜中游鱼

    釜中游鱼[ fǔ zhōng yóu yú ]

    解释:在锅里游着的鱼。比喻处在绝境中的人。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张纲传》:“若鱼游釜中,喘息须臾间耳。”

  • 釜中之鱼

    釜中之鱼[ fǔ zhōng zhī yú ]

    解释:在锅里游着的鱼。比喻不能久活。

    出处:《元史·王荣祖传》:“彼小国负险自守,釜中之鱼,非久自死。”

  • 斫琱为朴

    斫琱为朴[ zhuó diāo wéi pǔ ]

    解释:指去掉雕饰,崇尚质朴。亦指斫理雕弊之俗,使返质朴。同“斫雕为朴”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酷吏传·序》:“汉兴,破觚而为圜,斫琱而为朴,号为罔漏吞舟之鱼。”

  • 漏网之鱼

    漏网之鱼[ lòu wǎng zhī yú ]

    解释: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酷吏列传序》:“网漏于吞舟之鱼。”

  • 破觚为圜

    破觚为圜[ pò gū wéi yuán ]

    解释:觚:主;圜:圆。毁方为圆。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酷吏传序》:“汉兴,破觚而为圜,斵琱而为朴,号为罔漏吞舟之鱼。”

  • 网漏吞舟

    网漏吞舟[ wǎng lòu tūn zhōu ]

    解释:网:渔网,比喻法网;吞舟:吞舟的大鱼,比喻大奸。网里漏掉吞舟大鱼。比喻法律太宽,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酷吏列传序》:“网漏于吞舟之鱼,而吏治烝烝,不至于奸,黎民艾安。”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