蚍蜉撼大木相关查询

蚍蜉撼大木成语接龙

  1. 木梗之患:比喻客死他乡,不得复归故里。
  2. 木公金母: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。后用于祝寿,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。
  3. 木坏山颓:木:梁木。山:指泰山。颓:倒下。梁木折坏,泰山崩倒。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。亦作“泰山梁木”。
  4. 木落归本:犹言叶落归根。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。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。
  5. 木石心肠:形容人心肠硬,不为情感所动。
  6. 木头木脑:形容呆板、迟钝。
  7. 木心石腹:犹木人石心。形容意志坚定,任何诱惑都不动心。
  8. 木朽蛀生:朽:腐烂。木朽腐烂就会生虫子。比喻失去检点就会犯错误。
  9. 木干鸟栖:指鸟栖树上,至树干枯也不离去。比喻行事坚定不移。
  10. 木本水源:树的根本,水的源头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。
  11. 木已成舟:树木已经做成了船。比喻事情已成定局,无法改变。
  12. 木雕泥塑: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。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。
  13. 木鸡养到:木鸡:善斗的鸡,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板。形容功夫到家。
  14. 木人石心:形容意志坚定,任何诱惑都不动心。
  15. 木讷寡言:木讷:质朴而不善辞令。质朴而不善于说话。
  16. 木牛流马:木制的牛马形体、可行走的运输器具
  17. 木雁之间:木雁:比喻有才与无才。指有才与无才之间。比喻才能或学问处于中间水平,能保全自己,远避祸害。
  18. 木石为徒:徒:同类。与树木石头为伴。指寄情山水,不问世事
  19. 木直中绳:中:符合、合乎;绳:木匠用以取直,浸满墨汁的线绳。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
  20. 木朽不雕:朽:烂;雕:雕刻。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。比喻人不上进,不可造就
  21. 木猴而冠: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。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。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
  22. 木魅山鬼:魅:物老成精。指山林的鬼怪
  23. 木石鹿豕:豕:猪。如同木头、石头、鹿和猪一样。形容愚笨无知
  24. 木形灰心:形:形体。比喻不受外物干扰,意志坚定

蚍蜉撼大木的意思撼:摇动。蚂蚁想摇动大树。比喻不自量力

蚍蜉撼大木类似的成语

  • 蜉蝣撼大树

    蜉蝣撼大树[ fú yóu hàn dà shù ]

    解释:比喻自不量力。

    出处:明刘昌《悬笥琐探恃才傲物》:“汤家公子喜夸诩,好似蜉蝣撼大树。”

  • 撼树蚍蜉

    撼树蚍蜉[ hàn shù bí fú ]

    解释:撼:摇动。蚍蜉:大蚂蚁。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。比喻自不量力者。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调张籍》诗: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”

  • 蚍蜉戴盆

    蚍蜉戴盆[ pí fú dài pén ]

    解释: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。也比喻不自量力。

    出处: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十三:“蚍蜉戴盆,不能上山。”

  • 蚍蜉撼树

    蚍蜉撼树[ pí fú hàn shù ]

    解释:蚂蚁想摇动大树。比喻自不量力。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调张籍》诗: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”

  • 渺无人踪

    渺无人踪[ miǎo wú rén zōng ]

    解释:很少看见人的踪影,形容空旷寂静。

    出处:王汶石《大木匠》:“田间是静悄悄的,大路上也是静悄悄的渺无人踪。”

  • 蚍蜉撼大树

    蚍蜉撼大树[ pí fú hàn dà shù ]

    解释:撼:摇动。蚂蚁想摇动大树。比喻不自量力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昌黎先生集·调张籍》: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”

  • 蝇声蛙噪

    蝇声蛙噪[ yíng shēng wā zào ]

    解释:苍蝇、青蛙无休止地叫。比喻低劣的、无病呻呤的诗文

    出处:清·钱谦益《序》:“今也生乎百世之下,欲以其蝇声蛙噪,追配古人,俪然以李杜相命,浸假而膏唇拭舌,訾议其短长,蜉蝣撼大树,斯可为一笑已矣。”

  • 贪夫徇利

    贪夫徇利[ tān fū xùn lì ]

    解释:徇:通“殉”,以身从物。贪财的人为财利送命。形容人爱财如命

    出处:元·揭傒斯《逸士徐君墓志铭》:“尝市大木筑室,将伐,贪夫徇利,造辞以争,因以让之,不以为弱。”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