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拼   音

    [ jiàn wēi zhī zhù ]
  • 释   义

    见到事情的苗头,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。

  • 出   处

    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圣人见微以知萌,见端以知末,故见象箸而怖,知天下不足也。”宋·苏洵《辨奸论》:“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。”

  • 例   句

    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,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,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。

  • 近义词

    原始见终

  • 反义词

    销兵洗甲

  • 用   法

   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事物的苗头推断发展趋势

  • 正   音

    著,不能读作“zhuó”。

  • 繁   体

    見微知著

见微知著相关查询

见微知著成语接龙

  1. 著书立说:立:创立、提出;说:主张,学说。从事写作,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。
  2. 著作等身:形容著述极多,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。
  3. 著述等身:著述:编写的著作。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。形容著作极多。亦作“著作等身”。
  4. 著于竹帛:着:写作。竹帛:竹简和绢。在竹简和绢上写作。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。
  5. 著粪佛头:著:同“着”。往佛像的头上拉粪。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、玷污
  6. 著乎竹帛:著:写作;竹帛: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。指著书
  7. 著之竹帛:著:写作;竹帛: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。指著书
  8. 著手成春:著手:动手接触。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后比喻医术高明
  9. 著书立言:著:写作;立:成就;说:学说。写书或文章,创立自己的学说

见微知著的意思见到事情的苗头,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。

见微知著类似的成语

  • 睹始知终

    睹始知终[ dǔ shǐ zhī zhōng ]

    解释: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。

    出处: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德序外传记》:“故圣人见微知著,睹始知终。”

  • 睹著知微

    睹著知微[ dǔ zhù zhī wēi ]

    解释:从明显的表象,推知到隐微的内情。

    出处:《文选·王粲〈赠文叔良〉诗》:“探情以华,睹著知微。”李善注:“ 《越绝书》:‘子胥曰:圣人见微知著,睹始知己。’”

  • 恶迹昭著

    恶迹昭著[ è jì zhāo zhù ]

    解释:昭著:显著,明显。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,人所共见。形容罪行严重。

    出处:宋·郑刚中《北山文集·答潼川路于提刑》:“但先列罪人之词,而继之以今来勘状,则恶迹昭著。”

  • 见微知著

    见微知著[ jiàn wēi zhī zhù ]

    解释:见到事情的苗头,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。

    出处: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圣人见微以知萌,见端以知末,故见象箸而怖,知天下不足也。”宋·苏洵《辨奸论》:“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。”

  • 见始知终

    见始知终[ jiàn shǐ zhī zhōng ]

    解释: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。

    出处: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越绝德序外传》:“故圣人见微知著,睹始知终。”

  • 劣迹昭著

    劣迹昭著[ liè jì zhāo zhù ]

    解释:劣:恶劣;昭著:明显。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。

    出处:毛泽东《唯心历史观的破产》:“对于国民党的旧工作人员,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不是反动有据或劣迹昭著的分子,一概予以维持,不要裁减。”

  • 棋输先著

    棋输先著[ qí shū xiān zhuó ]

    解释:指因被对方占了先手而输了棋。比喻功力稍逊于对方。

  • 见微知着

    见微知着[ jiàn wēi zhī zhù ]

    解释:谓看到事物的一些苗头,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。语本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聖人見微以知萌,見端以知末,故見象箸而怖,知天下不足也。” 汉 班固 《白虎通·情性》:“智者,知也。獨見前聞,不惑於事,見微知著者也。” 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弭兵》:“上揆天道,下察民情,酌古準今,見微知著。”

    出处:韩非《韩非子 说林上》:“圣人见微以知萌,见端以知末,故见象箸而怖,知天下不足也。”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