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拼   音

    [ fù cí zǐ xiào ]
  • 释   义

    父:指父母;子:子女。父母对子女慈爱,子女对父母孝顺。

  • 出   处

    《礼记·礼运》:“何谓人义?父慈,子孝,兄良,弟悌,夫义,妇听,长惠,幼顺,君仁,臣忠。”

  • 例   句

    老舍《正红旗下》:“他们爷儿俩表面上是父慈子孝,可心里并不十分对劲儿。”

  • 用   法

    作宾语、定语;指父子关系

父慈子孝相关查询

父慈子孝成语接龙

  1. 孝子慈孙:对祖先孝顺的子孙。
  2. 孝子顺孙:指孝顺父母的儿子,有德行的孙子。
  3. 孝子贤孙: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
  4. 孝思不匮:匮:缺乏。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。
  5. 孝悌力田:指孝顺父母,尊敬兄长,努力务农。
  6. 孝悌忠信:指孝顺父母,尊敬兄长,忠于君主,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。
  7. 孝子爱日: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,能及时行孝。
  8. 孝经起序:比喻遇事左右为难,颇感棘手

父慈子孝的意思父:指父母;子:子女。父母对子女慈爱,子女对父母孝顺。

父慈子孝类似的成语

  • 披麻戴孝

    披麻戴孝[ pī má dài xiào ]

    解释:指长辈去世,子孙身披麻布服,头上戴白,表示哀悼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二折:“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,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。”

  • 求忠出孝

    求忠出孝[ qiú zhōng chū xiào ]

    解释: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。

    出处:语本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“夫国以简贤为务,贤以孝行为首。孔子曰:‘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,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。’”

  • 父慈子孝

    父慈子孝[ fù cí zǐ xiào ]

    解释:父:指父母;子:子女。父母对子女慈爱,子女对父母孝顺。

    出处:《礼记·礼运》:“何谓人义?父慈,子孝,兄良,弟悌,夫义,妇听,长惠,幼顺,君仁,臣忠。”

  • 父严子孝

    父严子孝[ fù yán zǐ xiào ]

    解释:父亲严格管教子女,子女依顺孝敬父亲。

    出处:唐·吕温《广陵陈先生墓表》:“始见一乡之人,父严子孝,长惠幼敬,见乎词气,发乎颜色。”

  • 马壮人强

    马壮人强[ mǎ zhuàng rén qiáng ]

    解释:犹言人强马壮。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。

    出处: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四折:“可不道马壮人强,父慈子孝,怕什么主忧臣辱。”

  • 子孝父慈

    子孝父慈[ zǐ xiào fù cí ]

    解释:儿女孝顺,父母慈爱。同“父慈子孝”。

    出处: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君义、臣行、父慈、子孝、兄爱、弟敬,所谓六顺也。”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十六:“须是就君仁臣敬、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,各有不尽之理。”

  • 忤逆不孝

    忤逆不孝[ wǔ nì bù xiào ]

    解释:忤逆:不顺从。不服从和孝敬父母

    出处:老舍《二马》第四段:“谁叫上鬼子国来呢!在鬼子国没地方去告忤逆不孝!忍着吧!”

  • 政荒民弊

    政荒民弊[ zhèng huāng mín bì ]

    解释:荒:荒废,荒乱;弊:劳困,困疲。政治荒乱,百姓困疲

    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:“君贤臣忠,国之盛也;父慈子孝,家之盛也。今政荒民弊,覆亡是惧,臣何敢言盛。”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