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拼   音

    [ biǎn dān méi zā,liǎng tóu dǎ tā ]
  • 释   义

    扁担没有挡头,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

  • 出   处

    毛泽东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》:“他尚未计算到他的实力和他的企图之间的不相称,以致‘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’,陷入目前的绝路。”

  • 例   句

    刘斯奋《白门柳·秋露危城》第二章:“若闹成个‘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’之局,反而更难收拾!”

  • 近义词

    扁担脱,两头虚

  • 反义词

    虚无缥缈

  • 用   法

   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不稳固,用于口语

  • 繁   体

    扁擔没紥,兩頭打塌

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相关查询

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成语接龙

  1. 塌下窟窿:比喻欠下了债
  2. 沓来踵至:指纷纷到来。亦作“踏来麕至”。
  3. 沓冈复岭:指冈峦重沓。
  4. 沓来麕至:指纷纷到来。同“沓来踵至”。
  5. 遝冈复岭:指冈峦重沓。
  6. 踏故习常:指因袭守旧,安于现状。
  7. 踏破铁鞋:比喻为找某种东西历尽困难,花费极大的力气。
  8. 他乡故知:故知:老朋友,熟人。在异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。
  9. 嗒然若丧:形容懊丧的神情。
  10. 他山攻错:比喻拿别人的长处,补救自己的短处。
  11. 他山之石: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。
  12. 他乡异县:指远离家乡的外地。
  13. 踏步不前:在原地踏步,没有前进。比喻事情没有进展
  14. 踏床啮鼻:啮:咬。踏上床去咬自己的鼻子。形容强词夺理,力图狡辩。
  15. 他山之攻: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
  16. 嗒焉自丧:嗒焉:沮丧的样子。形容若有所失或灰心丧气的心态
  17. 塌下窟窿:比喻欠下了债
  18. 踏踏实实:非常实际,一点也不浮躁。指不做出某种炫耀的显示的行为

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的意思扁担没有挡头,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

扁担没扎,两头打塌类似的成语

  • 一身两头

    一身两头[ yī shēn liǎng tóu ]

    解释: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主张。比喻无所适从。

    出处: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八:“一身两头,近适二家,乱不可治。”

  • 两头三面

    两头三面[ liǎng tóu sān miàn ]

    解释:形容作事情表里不一,两面糊弄,两头讨好。同“两头白面”。

    出处:元·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三折:“若是我,两三番,将他留恋,教人道后尧婆两头三面。”

  • 尖担两头脱

    尖担两头脱[ jiān dàn liǎng tóu tuō ]

    解释:两头尖的扁担无法挑东西。比喻两头落空。

    出处: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三折:“若与了一纸休书,那妇人就一道烟去了,这婆娘他若不嫁我呵,可不弄得尖担两头脱。”

  • 打野鸭子

    打野鸭子[ dǎ yě yā zǐ ]

    解释:捕捉野鸭子,借指业余时间干活挣钱

    出处:徐怀中《我们播种爱情》第一章:“你再这样可不行哟!伤口没好就出来打野鸭子。”

  • 心挂两头

    心挂两头[ xīn guà liǎng tóu ]

    解释:指人操心两头的事情

    出处: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再报佳期》:“媒婆,我去也不妨,只是一心挂两头,如何是好。”

  • 尖担担柴两头脱

    尖担担柴两头脱[ jiān dàn dān chái liǎng tóu tuō ]

    解释:脱:脱落。两头尖的担子两头脱落。比喻事情两头落空

    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57回:“我理会得,但你去,讨得讨不得,趁早回来,不要弄做‘尖担担柴两头脱’也。”

  • 扁担脱,两头虚

    扁担脱,两头虚[ biǎn dān tuō,liǎng tóu xū ]

    解释:脱:脱落。扁担没有挡头,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。比喻两头落空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:“我将这合同一纸慌忙付,倒着俺做了扁担脱,两头虚。”

  • 两头担心

    两头担心[ liǎng tóu dān xīn ]

    解释:指人心挂两头,不能平静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