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
(shǐ)
()
()

拼音
[ lì shǐ yǔ cí ]
注音
[ ㄌ一ˋ ㄕˇ ㄩˇ ㄘˊ ]
简体
历史语词
繁体
歷史語詞
五笔
de kri ygk yngk
更新

历史语词词语解释

⒈  表示历史上存在过的事物或现象而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语词。如“御史”、“四望车”、“腰斩”等。这些语词只在叙述历史时使用。

历史语词引证解释

⒈  表示历史上存在过的事物或现象而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语词。如“御史”、“四望车”、“腰斩”等。这些语词只在叙述历史时使用。

历史语词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专指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用的历史现象或事物的语词。如司徒、司寇等。

历史语词的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部首笔画 4

    历(歷曆)lì经过:经历。来历。阅历。历尽甘苦。经过了的:历程。历代。历史。历来。遍、完全:历览。历数(shu)。推算年、月、日和节气的方法:历法。笔画数:4;部首:厂;笔顺编号:1353

  • 拼音 shǐ 部首笔画 5

    史sh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,亦指记述、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:历史。通史。断代史。近代史。世界史。文学史。史诗。史部(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,包括各类历史著作)。史坛。史评。史前(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)。史不绝书。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:太史。内史。古代官职:刺史。御史。姓。笔画数:5;部首:口;笔顺编号:25134

  • 拼音部首笔画 7

    词(詞)cí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:词汇。词书。词典。词句。词序。词组。言辞,话语,泛指写诗作文:歌词。演讲词。誓词。词章。词律(文词的声律)。中国一种诗体(起于南朝,形成于唐代,盛行于宋代。本可入乐歌唱,后乐谱失传,只按词牌格律创作):词人。词谱。词牌。词调(di刼)。词韵。词曲。笔画数:7;部首:讠;笔顺编号:4551251

  • 拼音 yù,yǔ 部首笔画 9

    语(語)yǔ话:语言。汉语。英语。语录。语汇。语重心长。指“谚语”或“古语”:语云: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。代替语言的动作:手语。旗语。说:细语。低语。Punjabi语(語)yù告诉:不以语人。Punjabi笔画数:9;部首:讠;笔顺编号:4512512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