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
(kǒu)

拼音
[ kè kǒu ]
注音
[ ㄎㄜˋ ㄎㄡˇ ]
简体
课口
繁体
課口
五笔
yjs kkkk
更新

课口词语解释

⒈  旧时依法纳税服役的男子。

课口引证解释

⒈  旧时依法纳税服役的男子。

《新唐书·食货志一》:“凡主户内有课口者为课户。若老及男废疾、篤疾、寡妻妾、部曲、客女、奴婢及视九品以上官,不课。”
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:“按租庸调法纳税服役的普通民丁,称为课口。”

课口的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 kǒu 部首笔画 3

    口kǒu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(亦称“嘴”):口腔。口才。口齿。口若悬河。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口。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港口。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破裂的地方:口子。心笔画数:3;部首:口;笔顺编号:251

  • 拼音部首笔画 10

    课(課)kè教学上的一个阶段:上课。课时。课间。旷课。授课。课余活动。教学的科目:课程。课表。基础课。专业课。课本。课文。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:课徒。课读。古代的一种赋税:国课。完粮交课。使交纳赋税:课税。课役。机关、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(现亦称“科”):会计课。迷信占卜的一种:起课。笔画数:10;部首:讠;笔顺编号:45251112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