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
(kuī)

拼音
[ lǐ kuī ]
注音
[ ㄌ一ˇ ㄎㄨㄟ ]
简体
李悝
繁体
李悝(前455-前395)
五笔
sb njfg ( ue 455- ue 395)
英语翻译
Li Kui (455-395 BC)​, legalist philosopher and statesman of Wei state 魏國|魏国[Wei4 guo2]
法语翻译
Li Kui (Eig, Pers, ca. 455 - ca. 395 v.Chr.)​
更新

李悝词语解释

⒈  战国时期政治家。魏文侯任用他为相,主持变法。废除旧贵族特权,按能力和功劳大小选拔官吏;鼓励农民精耕细作,增加产量;国家在丰年时平价购买余粮,荒年时平价出售。变法后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。他还汇集当时各国的法律编成《法经》,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,但已失传。

李悝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人名。(约西元前455~395)​战国时经济学者。事魏文侯,主持变法,推行尽地之力,创平籴法,使农民精耕以增加产量。魏国因而富强,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。

李悝的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 kuī,lǐ 部首笔画 10

    悝kuī嘲笑,诙谐:“悝穆公于宫室”。悝lǐ忧愁:“云如何悝”。笔画数:10;部首:忄;笔顺编号:4422511122

  • 拼音部首笔画 7

    李lǐ落叶小乔木,果实称“李子”,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,可食:李代桃僵(原用“桃”“李”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,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)。投桃报李。李下不正冠(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)。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(喻为人只要忠诚、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)。姓。古同“理”,古代法官的代称。笔画数:7;部首:木;笔顺编号:12345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