鐙

复制

dèngㄉㄥˋ

釒部共20画U+9419
部首
釒部
笔画
20画
五笔
QWGU
繁体
部首笔画
8
部外笔画
12
结构
左右结构
仓颉
CNOT
郑码
PXJU
四角
82118
电码
6989
统一码
9419
笔顺
撇、捺、横、横、竖、捺、撇、横、横折、捺、撇、撇、捺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捺、撇、横
更新

字义解释

统一码

鐙字UNICODE编码U+9419,10进制: 37913,UTF-32: 00009419,UTF-8: E9 90 99。

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汉英互译

lamp; a kind of cooking vessel

详细解释

暂无详解,欢迎补充。

康熙字典解释

鐙【卷十四】【金部】

錠也。从金登聲。都滕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錠中置燭,故謂之鐙。今俗别作燈,非是。

说文解字注

(鐙)錠也。祭統曰。夫人薦豆執校。執醴授之執鐙。注曰。校、豆中央直者也。鐙、豆下跗也。執醴者以豆授夫人。執其下跗。夫人受之。執其中央直者。按跗、說文作柎。闌足也。鐙有柎。則無足曰鐙之說未可信。豆之遺制爲今俗用燈盞。徐氏兄弟遂以膏鐙解說文。誤矣。生民傳曰。木曰豆。瓦曰登。豆薦菹醢。登薦大羹。箋云。祀天用瓦豆。陶器質也。然則瓦登用於祭天。廟中之鐙。笵金爲之。故其字从金。从金。登聲都滕切。六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