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fēnɡ)
()

拼音
[ fēnɡ zǐ ]
注音
[ ㄈㄥ ㄗˇ ]
简体
烽子
繁体
烽子
五笔
otd bb
更新

烽子词语解释

⒈  守卫烽火台的士兵。

烽子引证解释

⒈  守卫烽火台的士兵。

唐 戎昱 《塞上曲》之二:“山头烽子声声叫,知是将军夜猎还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唐宪宗元和十二年》:“行六十里,夜至 张柴村,尽杀其戍卒及烽子。”
胡三省 注:“烽子,盖守烽之卒,候望警急而举烽者也。”

烽子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戍守烽火台的兵士。

唐·戎昱〈塞上曲〉:「山头烽子声声叫,知是将军夜猎还。」

烽子的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部首笔画 3

    子zǐ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刵)。棋子儿。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…

  • 拼音 fēng 部首笔画 11

    烽fēng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:烽火(a.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;b.喻战争或战乱)。烽烟。烽燧。烽火台。烽鼓(烽火和战鼓,指战争)。笔画数:11;部首:火;笔顺编号:433435411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