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字成语共收录13个十一字成语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[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,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 ]
解释: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
出处:《礼记·学记》:“是故学然后知不足。教然后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[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,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 ]
解释: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
出处:《礼记·学记》:“是故学然后知不足。教然后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
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[ yǐ qí rén zhī dào,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 ]
解释:以:拿;治:惩处。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。
出处:宋·朱熹《中庸集注》第十三章:“故君子之治人也,即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”
明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[ míng chá qiū háo zhī mò,ér bù jiàn yú xīn ]
解释: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,而看不到一车柴草。比喻只看到小处,看不到大处。
出处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,则王许之乎?”
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[ rén bù kě mào xiàng,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 ]
解释:相:估量,评价。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。
出处:别是一番面目,想到:‘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!’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
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[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,qī shàng bā xià ]
解释:比喻心情不安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6回:“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,暗暗地寻思道:‘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,如何这般相待,不许人动身?’”
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[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,qī shàng bā luò ]
解释:落:下降。比喻心情不安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:“自实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似的,身子好像墽盘上蚂蚁,一霎也站脚不住。”
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高[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,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]
解释:让:推辞,拒绝。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
出处:清·张岱《岱志》:“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高。未到泰山者,泰山壁立千丈,不藉寸土,栉沐甚净。”
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[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,gù néng chéng qí dà ]
解释:让:推辞,拒绝。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
出处:秦·李斯《上书秦始皇》:“是以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。”
泰山不辞土壤,故能成其高[ tài shān bù cí tǔ rǎng,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]
解释: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
出处:太平天国·洪秀全《原道醒世训》:“是以泰山不辞土壤,故能成其高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”
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[ yán luó wáng miàn qián xū méi fàng huí de guǐ ]
解释:人死后就不会复活。比喻到手的钱不会再退出来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:“这话却似放屁!做公人的‘那个猫儿不吃腥’?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。”
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[ yǐ néng wèn yú bù néng,yǐ duō wèn yú guǎ ]
解释:指有才干、学识丰富的人虚怀若谷敢于向没才干、学识少的人请教
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泰伯》:“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,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,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。”
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[ yán zhī zhě wú zuì,wén zhī zhě zú yǐ jiè ]
解释:言者:说话的人;闻者:听话的人;足:足以,值得;戒:警惕。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,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
出处:《诗经·大序》:“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