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虚情假意友情的成语
形容虚情假意友情的成语:表里不一、诚心诚意、啖以甘言、尔虞我诈、挂羊头卖狗肉、假仁假义、假意虚情、津津有味、酒肉朋友、口是心非、口惠而实不至、口蜜腹剑、猫哭老鼠、披肝沥胆、巧语花言、仁义道德、堂而皇之、无以复加、心口不一、虚情假意、言行不一、言行相诡、阳奉阴违、真心实意、嘴甜心苦、肝胆相照、花言巧语、虚与委蛇、弄虚作假
- 1、表里不一
【解释】表面与内在不一样。
【出处】《逸周书·谥法解》:“行见中外曰悫。”
【例句】我们不能做表里不一的人。
- 2、诚心诚意
【解释】形容十分真挚诚恳。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开心见诚,无所隐伏。”
【例句】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,岂有个不叫你见个真佛儿去的呢?(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回)
- 3、尔虞我诈
【解释】尔:你;虞、诈:欺骗。表示彼此互相欺骗。
【出处】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我无尔诈,尔无我虞。”
【例句】资本家之间也都明争暗斗,尔虞我诈,相互倾轧。
- 4、肝胆相照
【解释】肝胆:比喻真心诚意。比喻以真心相见。
【出处】宋·赵令畸《侯鲭录》:“同心相亲,照心照胆寿千春。”
【例句】弟与公子以肝胆相照,互相知心,故敢以实言相告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八章)
- 5、挂羊头卖狗肉
【解释】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,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。
【出处】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》第31卷:“悬羊头,卖狗肉,知它有甚凭据。”
【例句】我们的组织决不能叫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反动分子、投机分子所欺骗。★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28章
- 6、花言巧语
【解释】原指铺张修饰、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。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。
【出处】《朱子语类》:“‘巧言’即今所谓花言巧语,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
【例句】我以为法律上的许多罪名,都是花言巧语,只有一语以包括之,曰:可恶罪。(鲁迅《而已集·可恶罪》)
- 7、假仁假义
【解释】伪装仁慈善良。
【出处】《朱子全书·历代一·唐》:“汉高祖私意分数少,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。”
【例句】他第一便想抢曾乡绅的家,那暴发的绅士,假仁假义的,好不可恶!(郑振铎《黄公俊的最后》)
- 8、津津有味
【解释】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。
【出处】汉·王褒《洞箫赋》:“哀悁悁之可怀兮,良醰醰而有味。”
【例句】话是这样说,可是谈起理论,许宁还是一套套地向道静谈得津津有味,头头是道。(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十二章)
- 9、酒肉朋友
【解释】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。
【出处】元 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二折:“关云长是我酒肉朋友,我交他两只手送与你荆州来。”
【例句】今虽势力滂沛,大抵是酒肉朋友耳。(章炳麟《致伯中书一》)
- 10、口蜜腹剑
【解释】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。
【出处】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玄宗天宝元年》:“世谓李林甫‘口有蜜,腹有剑’。”
【例句】这厮口蜜腹剑,正所为慝怨而友者也。(明·王世桢《鸣凤记》第二十五出)
- 11、猫哭老鼠
【解释】比喻假慈悲。
【出处】清·翟灏《通俗编·俚语对句》:“鸭见砻糠空欢喜,猫哭老鼠假慈悲。”
【例句】无
- 12、披肝沥胆
【解释】披:披露;沥:往下滴。比喻真心相见,倾吐心里话。也形容非常忠诚。
【出处】唐·黄滔《启裴侍郎》:“沾巾堕睫,沥胆披肝,不在他门,誓于死节。”宋·司马光《体要疏》:“虽访问所不及,犹将披肝沥胆,以效其区区之忠。”
【例句】我每遇着我所敬爱而知心的人,就喜欢披肝沥胆地畅谈。(邹韬奋《经历·初出茅庐》)
- 13、巧语花言
【解释】指一味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今多指虚伪而动听的话。
【出处】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‘张生是兄妹之礼,焉敢如此!’对人前巧语花言。”
【例句】雅人和信士和传统大家,定要苦心孤诣巧语花言地再来补足了十景而后已。★鲁迅《坟·再论雷峰塔的倒掉》
- 14、仁义道德
【解释】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
【出处】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。”
【例句】你说凡是一口仁义道德的人,都是些伪君子,真是一点也不错。(郭沫若《屈原》第二幕)
- 15、无以复加
【解释】不可能再增加。指程度达到了极点。
【出处】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今大国曰:‘尔未逞吾志。’敝邑有亡,无以加焉。”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。”
【例句】其便捷之法,殆无以复加。(清·王韬《瀛壖杂志》)
- 16、虚与委蛇
【解释】虚:假;委蛇:随便应顺。指对人虚情假意,敷衍应酬。
【出处】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,吾与之虚而委蛇。”
【例句】他也要同你虚与委蛇了。(闻一多《诗与批评·戏剧的歧途》)
- 17、虚情假意
【解释】虚:假。装着对人热情,不是真心实意。
【出处】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回:“那妖精巧语花言,虚情假意的答道:‘主公,微臣自幼儿好习弓马,采猎为生。’”
【例句】在我是虚情假意,你听了一样的难过。(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十一回)
- 18、心口不一
【解释】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。形容人的虚伪、诡诈。
【出处】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八十二回:“我是这们个直性子,希罕就说希罕,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。”
【例句】我竟失态到这地步,但我仍然心口不一的。★俞天白《危栏》
- 19、言行不一
【解释】说的是一套,做的又是另外一套。
【出处】《逸周书 官人》:“言行不类相似,始终相悖。”
【例句】为人处世要言行一致,不可言行不一。
- 20、言行相诡
【解释】诡:违反,违背。说的和做的相违背。指言行不一。
【出处】《吕氏春秋·淫辞》:“言行相诡,不祥莫大焉。”
- 21、阳奉阴违
【解释】阳:表面上;奉:遵守,听从;阴:暗地里。指玩弄两面派手法,表面上遵从,暗地里违背。
【出处】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七回:“亦曾当面劝过他,无如卜知府阳奉阴违,也就奈何他不得。”
【例句】我们说话、做事都应老老实实,不要阳奉阴违。
- 22、真心实意
【解释】心意真实诚恳,没有虚假。
【出处】元·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三折:“常言道海深须见底,各办着个真心实意。”
【例句】真心实意,才能找到知己。
- 23、嘴甜心苦
【解释】说话和善,居心不良。
【出处】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5回:“‘嘴甜心苦,两面三刀’,‘上头一脸笑着,脚下就使绊子’,‘明是一盆火,暗是一把刀’,他都全占了。”
【例句】“嘴甜心苦,两面三刀”,“上头笑着,脚底下使绊子”,“明是一盆火,暗是一把刀”,他都全占了。(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五回)
- 24、堂而皇之
【解释】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(多含贬义)。
【出处】鲁迅《花边文学 “莎士比亚”》:“末一句是客气话,赞成施先生的其实并不少,要不然,能堂而皇之的在杂志上发表吗?”
【例句】叶圣陶《四三集·一个练习生》:“现在这时代,劳动做工是堂而皇之的了。”
- 25、口惠而实不至
【解释】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,而实际的利益却得不到别人身上。
【出处】《礼记·表记》:“口惠而实不至,怨灾及其身。”
【例句】河间冯树柟,粗通笔札,落拓京师十余年,每遇机缘,辄无成就,干祈于人,率口惠而实不至。(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三)
- 26、口是心非
【解释】嘴里说得很好,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。指心口不一致。
【出处】《抱朴子·微旨》:“口是心非,背向异辞。”汉·桓谭《新论·辨惑》:“如非其人,口是而心非者,虽寸断支解,而道犹不出也。”
【例句】俺哥哥原来是口是心非,不是好人了也。(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七十三回)
- 27、弄虚作假
【解释】耍花招欺骗人。
【出处】廖鲁言《一九五九年农业战线的任务》:“在执行生产计划的全部过程中,也应该实事求是,力戒浮夸和弄虚作假。”
【例句】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实事求是,不该弄虚作假。
- 28、啖以甘言
【解释】啖:引诱;甘:甜。用甜言蜜语去引诱人
【出处】宋·陈亮《酌古论·孙权》:“啖以甘言,效其珍物,有求则从,惟恐少拂其意。”
形容虚情假意友情的词语:假意虚情
转载请注明: https://www.zchengyu.com/daquan/n0elhgpn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