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拼   音

    [ xiá fāng jué yù ]
  • 释   义

    指边远偏僻的地区。

  • 出   处

    宋·李清照《后序》:“穷遐方绝域,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。”

  • 例   句

  • 近义词

    遐方绝壤

  • 用   法

   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  • 繁   体

    遐方絶域

遐方绝域相关查询

遐方绝域成语接龙

  1. 饫闻厌见:饫闻:饱闻;厌见:饱见。指见闻甚多。
  2. 纡青拖紫:比喻显贵。
  3. 纡朱怀金:纡:系结;朱:朱绂,系印的红色丝带;怀:怀藏;金:金印。比喻做了大官。
  4. 愚公移山: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。
  5. 纡尊降贵:纡:屈抑。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俯就。
  6. 于今为烈:烈:厉害。某件事过去就已经有过,不过现在的更加厉害罢了。
  7. 欲取姑予:姑:暂且;与:给与。要想夺取他些什么,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。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,然后找机会夺取。
  8. 于心何忍:怎能忍心。即内心不忍。
  9. 盂方水方:盛水的器皿是什么形状,水也成为什么形状。比喻在上的人言行影响风气。
  10. 狱货非宝:指法官断狱受贿赂,也难逃法网。
  11. 迂回曲折:迂回:回旋,环绕。弯弯曲曲,绕来绕去。常比喻事物发展的曲折性。
  12. 愚不可及:愚:傻,笨,及:比得上。愚蠢得别人比不上。形容极其愚笨。
  13. 鬻儿卖女:鬻:卖。指生活无依,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。
  14. 于呼哀哉:于呼:感叹词。哉:语气词。原意感叹或悲哀。又用于祭文,表示对死者的哀悼。
  15. 于家为国:为国家为人民。
  16. 余风遗文:传留下来的习气和文章。余,通“馀”。
  17. 于事无补:对事情毫无补益。
  18. 纡佩金紫:身佩印绶。指身居高位。金,指印;紫,指绶色。
  19. 余膏剩馥: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。同“残膏剩馥”。
  20. 纡青佩紫:比喻显贵。同“纡青拖紫”。
  21. 余光分人:比喻顺便帮助别人不必有任何花费。
  22. 予取予夺:从我处掠取。
  23. 余烬复燃: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。同“死灰复燃”。
  24. 予取予携:从我处掠取。

遐方绝域的意思指边远偏僻的地区。

遐方绝域类似的成语

  • 殊方绝域

    殊方绝域[ shū fāng jué yù ]

    解释:指极远的地方。

    出处:唐·吕温《地志图序》:“名山大川,随顾奔走;殊方绝域,举意而到。”

  • 殊方异域

    殊方异域[ shū fāng yì yù ]

    解释:殊方:远方。异域:异邦、外国,指远方或国外。

    出处:唐·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羯若鞠傗国》:“风教遐被,德泽远治,殊方异域,慕化称臣。”

  • 饫闻厌见

    饫闻厌见[ yù wén yàn jiàn ]

    解释:饫闻:饱闻;厌见:饱见。指见闻甚多。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燕喜亭记》:“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。”

  • 纡青拖紫

    纡青拖紫[ yū qīng tuō zǐ ]

    解释:比喻显贵。

    出处:汉·扬雄《解嘲》:“纡青拖紫,朱丹其毂。”

  • 纡朱怀金

    纡朱怀金[ yū zhū huái jīn ]

    解释:纡:系结;朱:朱绂,系印的红色丝带;怀:怀藏;金:金印。比喻做了大官。

    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学行》:“或曰使我纡朱怀金,其乐不可量也。”

  • 遐方绝壤

    遐方绝壤[ xiá fāng jué rǎng ]

    解释:指边远偏僻的地区。同“遐方绝域”。

    出处:宋·陆游《上殿札子》:“庆历,皇佑之盛,复见于今,虽遐方绝壤,皆当梯航而至矣。”

  • 遐方绝域

    遐方绝域[ xiá fāng jué yù ]

    解释:指边远偏僻的地区。

    出处:宋·李清照《后序》:“穷遐方绝域,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。”

  • 大同境域

    大同境域[ dà tóng jìng yù ]

    解释:大同:所有地方都这样。古代指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,现指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

    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。”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