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达谙练更新:
  • 拼   音

    [ tōng dá ān liàn ]
  • 释   义

    通达:明白;谙练:熟悉,熟练。深知人情事理,处理问题老练。

  • 出   处

   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回:“这人既如此通达谙练,岂有连个礼的轻重过节儿,他也不明白的理?”

  • 例   句

通达谙练相关查询

通达谙练成语接龙

  1. 练兵秣马:训练士兵,喂饱战马。指作好战斗准备。
  2. 练达老成:老练稳重。
  3. 怜新弃旧:怜:爱怜;弃:舍,抛。爱怜新的,抛掉旧的。多指喜爱新欢,冷落旧宠。
  4. 联翩而至:形容人接连来到。
  5. 廉洁奉公:廉直不贪,忠诚履行公职。
  6. 连理之木:不同根的树木而枝干连生在一起。古时认为是吉祥的征兆。
  7. 廉可寄财:能够以钱财相托。指十分廉洁的人。
  8. 连绵不绝:连续而不中断。
  9. 廉明公正:廉明:清廉,不贪污受贿。不贪污受贿,清明公正。
  10. 连篇累牍:累:重叠;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冗长。
  11. 廉泉让水:原比喻为官廉洁,后也比喻风土习俗淳美。
  12. 廉远堂高:指天子居于百官之上,其尊严不可企及。旧比喻帝王尊严。
  13. 连枝比翼:比翼:比翼鸟,即鹣鹣。传此鸟一目一翼,两只必须并列在一起飞。比喻男女成双成对。
  14. 怜香惜玉:比喻男子对所爱女子的照顾体贴。
  15. 连珠合璧: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。
  16. 炼石补天:炼: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。古神话,相传天缺西北,女娲炼五色石补之。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,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。
  17. 恋新忘旧:恋慕新的,忘却旧的;对爱情不专一。
  18. 连二赶三:急忙;赶快。
  19. 连鳌跨鲸:以之表示超凡成仙。
  20. 连根带梢:比喻事情的情节十分完整。
  21. 连编累牍: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
  22. 连更彻夜:犹连夜。形容办事赶紧,毫不拖延。同“连更晓夜”。
  23. 连更晓夜:犹连夜。形容办事赶紧,毫不拖延。
  24. 连镳并轸:犹言并驾齐驱。镳,马勒;轸,车箱底部的横木。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。

通达谙练的意思通达:明白;谙练:熟悉,熟练。深知人情事理,处理问题老练。

通达谙练类似的成语

  • 联翩而至

    联翩而至[ lián piān ér zhì ]

    解释:形容人接连来到。

  • 廉洁奉公

    廉洁奉公[ lián jié fèng gōng ]

    解释:廉直不贪,忠诚履行公职。

    出处:孙力《都市风流》第12章:“你廉洁奉公,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?”

  • 连理之木

    连理之木[ lián lǐ zhī mù ]

    解释:不同根的树木而枝干连生在一起。古时认为是吉祥的征兆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元帝记》:“一角之兽,连理之木。”

  • 廉可寄财

    廉可寄财[ lián kě jì cái ]

    解释:能够以钱财相托。指十分廉洁的人。

    出处:《孔丛子·陈士义》:“仁可与托孤,廉可以寄财者。”

  • 勤学苦练

    勤学苦练[ qín xué kǔ zh ]

    解释: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

    出处:老舍《文艺学徒》:“在他的一幅作品里,四妙咸备,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、奋斗不懈的精神。”

  • 通达谙练

    通达谙练[ tōng dá ān liàn ]

    解释:通达:明白;谙练:熟悉,熟练。深知人情事理,处理问题老练。

    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回:“这人既如此通达谙练,岂有连个礼的轻重过节儿,他也不明白的理?”

  • 老成历练

    老成历练[ lǎo chéng lì liàn ]

    解释:老成:阅历多;历练:长久从事而有经验。指阅历丰富,练达世事

    出处: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三回:“太常正卿白玄,老成历练,大有才气。若充迎请上皇之使,定当不辱君命。”

  • 光说不练

    光说不练[ guāng shuō bù liàn ]

    解释:指只会说而不干实事

    出处: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章:“那是天桥的把戏,光说不练。”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