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拼   音

    [ mò zhōng yī shì ]
  • 释   义

    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。形容意见分歧,没有一致的看法。

  • 出   处

    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诸将或言固守待援,或言决一死战,或言到临安求救。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。”

  • 例   句

    人们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。

  • 近义词

    无所适从

  • 反义词

    一针见血

  • 用   法

    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  • 正   音

    一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

莫衷一是相关查询

莫衷一是成语接龙

  1. 是非曲直:正确还是不正确,有理还是无理。
  2. 是古非今:是:认为对;非:认为不对,不以为然。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,否认现代的。
  3. 是是非非:把对的认为是对的,把错的认为是错的。比喻是非、好坏分得非常清楚。
  4. 是非之心: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。
  5. 是非得失:正确与错误,得到的与失去的。
  6. 是非颠倒:是:对;非:错。把错的说成对的,对的说成错的。把是非弄颠倒了。
  7. 是非分明: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。
  8. 是非口舌: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。
  9. 是非之地:有麻烦或争议的地方
  10. 是非不分:分辨不出正确与错误
  11. 是非混淆:混淆:使界限模糊。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,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,制造混乱,使是非不清
  12. 是非轻重:正确和谬误,事情的重要与不重要
  13. 是非人我:是非:正确和谬误。正确与错误,他人和自己。泛指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

莫衷一是的意思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。形容意见分歧,没有一致的看法。

莫衷一是类似的成语

  • 俯拾皆是

    俯拾皆是[ fǔ shí jiē shì ]

    解释:只要低下头来捡取,到处都是。形容多而易得。

    出处:唐·司空图《诗品·自然》:“俯拾即是,不取诸邻。”

  • 各行其是

    各行其是[ gè xíng qí shì ]

    解释:行:做,办;是:对的。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。比喻各搞一套。

    出处: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二十一回:“我之求死,你之求生,是各行其是。”

  • 共商国是

    共商国是[ gòng shāng guó shì ]

    解释: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

  • 积非成是

    积非成是[ jī fēi chéng shì ]

    解释:积:长期所形成的。长期所形成的谬误,反被认为是正确的。

    出处:清 戴震《孟子字义疏证 原善序》:“治经之士,莫能综贯,习所见闻,积非成是,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。”

  • 没衷一是

    没衷一是[ mò zhōng yī shì ]

    解释:衷:折中。指意见纷歧,不能决定哪一方面对。

    出处:郭沫若《盲肠炎·一个伟大的教训》:“就我见闻所及,论者的意见仍属没衷一是。”

  • 百无一是

    百无一是[ bǎi wú yī shì ]

    解释:干一百件事,也没有做对一件。形容全都做错了,一无是处。

    出处:宋·袁采《袁氏世范》:“至于百无一是,且朝夕以此相临,极为难处。”

  • 独行其是

    独行其是[ dú xíng qí shì ]

    解释:是:对的。不考虑别人的意见,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

    出处: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得志,与民由之;不得志,独行其道。”

  • 公有公理,婆有婆理

    公有公理,婆有婆理[ gōng yǒu gōng lǐ,pó yǒu pó lǐ ]

    解释:公:称丈夫的父亲。比喻双方争执,各说自己有理

    出处:鲁彦《西安印象》:“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,然又引经据典,公有公理,婆有婆理。”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