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拼   音

    [ gēn pán dì jié ]
  • 释   义

    犹言根深蒂固。比喻基础深厚,不容易动摇。

  • 出   处

    明·李东阳《读唐史》:“惟公言正论,不可则止,而根盘蒂结于君心者,不可猝拔。”

  • 例   句

  • 近义词

    根深蒂固根牢蒂固

  • 用   法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基础牢固

  • 繁   体

    根盤蔕結

根盘蒂结相关查询

根盘蒂结成语接龙

  1. 结结巴巴:形容说话不流利。也比喻凑合,勉强。
  2. 结党营私:坏人集结在一起,谋求私利,专干坏事。
  3. 结发夫妻:结发:束发,意即年轻时。年轻时结成的夫妻。指原配夫妻。
  4. 结绳而治:原指上古没有文字,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。后也指社会清平,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。
  5. 结驷连骑:随从、车马众多。形容排场阔绰。
  6. 结不解缘:形容男女热恋,不能分开。也指两者有不可分开的缘分。
  7. 结草衔环:旧时比喻感恩报德,至死不忘。
  8. 结舌杜口:结舌:舌头像打了结子,动弹不得。杜:堵塞。保持缄默,闭口不言。形容因恐惧而不敢说话。
  9. 结结实实:很稳健、牢固、严实
  10. 结驷连镳:驷:套着四匹马的车;镳:马勒。高车骏马连接成队。形容高贵显赫
  11. 结驷列骑:驷:套着四匹马的车;骑:一人一马的合称。高车骏马连接成队。形容高贵显赫
  12. 结舌钳口:结舌:不敢讲话;钳:夹。闭着嘴说不出话来。形容理屈词穷,无言以对或指内心恐惧
  13. 结党聚群:结:勾结,结交;党:朋辈,党羽;聚:聚合,纠集。勾结党羽和徒众。指聚众成势
  14. 结党连群:结:勾结,结交;党:朋辈,党羽;连:相牵引。勾结党羽和徒众。指聚众成势
  15. 结缨伏剑: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

根盘蒂结的意思犹言根深蒂固。比喻基础深厚,不容易动摇。

根盘蒂结类似的成语

  • 兵拏祸结

    兵拏祸结[ bīng ná huò jié ]

    解释:战争、灾祸连续不断。同“兵连祸结”。

    出处:《宋史·陈良祐传》:“今遣使乃启衅之端,万一敌骑犯边,则民力困于供输,州郡疲于调发,兵拏祸结,未有息期。”

  • 鹑衣百结

    鹑衣百结[ chún yī bǎi jié ]

    解释:鹑:鹌鹑鸟;结:悬挂连缀。鹌鹑的尾巴短而秃,象打满补丁一样。形容衣服非常破烂。

    出处: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子夏贫,衣若县鹑。”

  • 洞见症结

    洞见症结[ dòng jiàn zhèng jié ]

    解释:洞见:清楚地看到;症结:肚子里结块的病,比喻问题的关键。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。形容观察锐利,看到了问题的关键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,视见垣一方人。以此视病,尽见五脏症结,特以诊脉为名耳。”

  • 根盘蒂结

    根盘蒂结[ gēn pán dì jié ]

    解释:犹言根深蒂固。比喻基础深厚,不容易动摇。

    出处:明·李东阳《读唐史》:“惟公言正论,不可则止,而根盘蒂结于君心者,不可猝拔。”

  • 根深蒂结

    根深蒂结[ gēn shēn dì jié ]

    解释:犹根深蒂固。指根基深厚牢固。

    出处:宋·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卷八:“某流落江湖二十年,兄弟异立,未能成家,重以场屋蹉跌,遂失身于介馆马慧,岁月滋久,根深蒂结,生育男女,于义有不可负者。”

  • 精诚团结

    精诚团结[ jīng chéng tuán jié ]

    解释:精诚:真诚。一心一意,团结一致。

    出处:《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》:“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,才能赢得和平。”

  • 目瞪口结

    目瞪口结[ mù dèng kǒu jié ]

    解释: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。同“目瞪口呆”。

    出处:王以仁《流浪》:“当他们要我在那张表上填写着我的职业和来杭的目的时,我真是目瞪口结的呆住了。”

  • 短褐穿结

    短褐穿结[ duǎn hè chuān jié ]

    解释:短褐:粗布短衣;穿:破;结:打结。形容衣衫褴褛。

    出处:晋·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短褐穿结,箪瓢屡空,晏如也。”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