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祸于未然相关查询

防祸于未然成语接龙

  1. 然荻读书:然:“燃”的本字,燃烧;荻:芦苇一类的植物。燃荻为灯,发奋读书。形容勤学苦读。
  2. 然糠照薪:烧糠照明。比喻勤奋学习。同“然糠自照”。
  3. 然糠自照:然:同“燃”,烧;糠:谷壳。烧糠照明。比喻勤奋好学。
  4. 然荻读书:然:“燃”的本字,燃烧;荻:芦苇一类的植物。燃荻为灯,发奋读书。形容勤学苦读。
  5. 燃糠自照:比喻勤奋好学。
  6. 燃眉之急:燃:烧。火烧眉毛那样紧急。形容事情非常急迫。
  7. 染苍染黄:苍:青色。比喻变化不定,反复无常。
  8. 然糠照薪:烧糠照明。比喻勤奋学习。同“然糠自照”。
  9. 染神乱志:指思想受到迷惑扰乱。
  10. 然糠自照:然:同“燃”,烧;糠:谷壳。烧糠照明。比喻勤奋好学。
  11. 染丝之变:比喻本来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。
  12. 染须种齿:染须发,镶假牙。以之掩饰衰老。
  13. 燃萁之敏:后因以之喻文思敏捷。
  14. 染指垂涎:形容急欲攫取,十分贪馋。垂涎,流口水。
  15. 染指于鼎:鼎: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,多为圆形,三足两耳。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。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。
  16. 燃萁煮豆:比喻骨肉相残。同“煮豆燃萁”。
  17. 染风习俗:指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。
  18. 染神刻骨:犹铭心刻骨。指感受深切。
  19. 燃萁煎豆:比喻骨肉相残。同“煮豆燃萁”。
  20. 染翰成章:指提笔成文。
  21. 染旧作新:指改头换面,以旧充新。
  22. 染蓝涅皂:指胡乱涂抹。涅,染;皂,黑色。
  23. 染蓝涅皁:指胡乱涂抹。涅,染;皂,黑色。
  24. 染翰操觚:翰:毛笔;操觚:拿木简写文章。指提笔作文

防祸于未然的意思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。

防祸于未然类似的成语

  • 防患于未然

    防患于未然[ 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 ]

    解释:患:灾祸;未然:没有这样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。

    出处:《周易·既济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”《乐府诗集·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

  • 桑土之防

    桑土之防[ sāng tǔ zhī fáng ]

    解释:比喻防患于未然。

    出处:明·张居正《答王鉴川计贡利害》:“至于桑土之防,戒备之虑,此自吾之常事,不容一日少懈者。”

  • 枉突徙薪

    枉突徙薪[ wǎng tū xǐ xīn ]

    解释:比喻防患于未然。

    出处:据汉·刘向《说苑·权谋》载,有人见邻人烟囱直立且旁有积薪,劝其改为弯曲烟囱并移走积薪;邻人不从,后果失火。

  • 未焚徙薪

    未焚徙薪[ wèi fén xǐ xīn ]

    解释:在火患之前就先将柴薪搬开。比喻防患于未然。

   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9卷:“这枢密院官都是怕事的,只晓得临渴掘井,那会得未焚徙薪?”

  • 徙薪曲突

    徙薪曲突[ xǐ xīn qū tū ]

    解释:搬开灶旁柴禾,将直的烟囱改成弯的。本指预防火灾。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,防患于未然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人为徐生上书曰:‘臣闻客有过主人者,见其灶直突,傍有积薪,客谓主人,更为曲突,远徙其薪,不者且有火患。主人嘿然不应。俄而家果失火,邻里共救之,幸而得息……”

  • 老龟煮不烂,移祸于枯桑

    老龟煮不烂,移祸于枯桑[ lǎo guī zhǔ bù làn,yí huò yú kū sāng ]

    解释:移祸:嫁祸。把祸患转嫁给别人。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,嫁祸于无辜的人。

    出处: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。正是:老龟煮不烂,移祸于枯桑。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15卷

  • 移祸于人

    移祸于人[ yí huò yú rén ]

    解释:把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

    出处: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21回:“移祸于人,此井又是官井,真真的这个囚徒行事古怪!”

  • 以防未然

    以防未然[ yǐ fáng wèi rán ]

    解释:未然:没有成为事实。采用某种措施来防止某种事情的发生

    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姜维传》:“欲规进取,宜并遣张翼、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、阴平桥头,以防未然。”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