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拼   音

    [ dé qí sān mèi ]
  • 释   义

    三昧:梵语,意为正定。排除一切杂念,使心神平静,专心致志,达到悟境。引申为诀窍或精义。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,熟知精义。

  • 出   处

    宋·苏轼《又赠老谦》:“泻汤旧得茶三昧。”

  • 例   句

    只要你慢慢揣摩,自能得其三昧

  • 用   法

    作谓语;借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

得其三昧相关查询

得其三昧成语接龙

  1. 昧地瞒天:欺骗天地。比喻昧着良心,隐瞒事实或以谎言骗人。
  2. 昧地谩天:比喻昧着良心隐瞒真实情况,用谎言欺骗他人。亦作“昧地瞒天”。
  3. 昧己瞒心:指违背自己的良心干坏事。
  4. 昧死以闻:昧:冒。闻:使听到。冒着死罪来禀告您。表示谨慎惶恐。
  5. 昧旦晨兴:指天不亮就起来。多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难以入睡。昧旦,天将明未明;破晓。
  6. 昧昧无闻:闻:出名。指无声无息,无人知晓
  7. 昧旦丕显:昧旦:天色未亮时;丕显:显扬,光大。天不亮就起床,思考如何光大自己的德业。形容为证勤劳辛苦

得其三昧的意思三昧:梵语,意为正定。排除一切杂念,使心神平静,专心致志,达到悟境。引申为诀窍或精义。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,熟知精义。

得其三昧类似的成语

  • 得其三昧

    得其三昧[ dé qí sān mèi ]

    解释:三昧:梵语,意为正定。排除一切杂念,使心神平静,专心致志,达到悟境。引申为诀窍或精义。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,熟知精义。

    出处:宋·苏轼《又赠老谦》:“泻汤旧得茶三昧。”

  • 兼弱攻昧

    兼弱攻昧[ jiān ruò gōng mèi ]

    解释:兼并弱国,讨伐昏聩糊涂的君主。

    出处:《书·仲虺之诰》:“兼弱攻昧,取乱侮亡。”

  • 若明若昧

    若明若昧[ ruò míng ruò mèi ]

    解释: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。同“若明若暗”。

    出处:清·俞正燮《癸巳类稿·以畜寡人义》:“此等若明若昧之论,作记者无由知之。”

  • 拾金不昧

    拾金不昧[ shí jīn bù mèi ]

    解释:金:原指钱财,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;昧:隐藏。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。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。

    出处: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把家人名分扯倒,又表其拾金不昧。”

  • 诗家三昧

    诗家三昧[ shī jiā sān mèi ]

    解释:指作诗的诀窍。

    出处:宋·陆游《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》:“诗家三昧忽见前,屈贾在眼元历历。”

  • 天造草昧

    天造草昧[ tiān zào cǎo mèi ]

    解释:①指天地之始,万物草创于混沌蒙昧之中。②指草创之时。

    出处:《周易·屯》:“天造草昧。”

  • 游戏三昧

    游戏三昧[ yóu xì sān mèi ]

    解释:原为佛家语,意思是排除杂念,使心神平静。也比喻事物的精义、决窍。后指用游戏的态度对待一切。

    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灵》卷八:“扣大寂之室,顿然忘筌,得游戏三昧。”

  • 此中三昧

    此中三昧[ cǐ zhōng sān mèi ]

    解释:三昧:佛教用语,梵文音译词,意思是“正定”,即屏绝杂念,使心神平静,是佛门修养之法。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。

    出处:唐·李肇《国史补·中》:“长沙僧怀素好草书,自言得草圣三昧。”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