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穷理极更新:
  • 拼   音

    [ cí qióng lǐ jí ]
  • 释   义

    穷:完,尽;极:终,到头。把话说完,把理讲透。

  • 出   处

    宋·王安石《辞同修起居注状七之五》:“诚原陛下日月之明,察臣之清,辞穷理极,非如向时避让职事犹在可冒之地。”

词穷理极相关查询

词穷理极成语接龙

  1. 极目迥望:极:尽;迥:远。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。
  2. 极乐世界:佛教指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。后泛指幸福安乐的地方。
  3. 极目远眺:极:尽;眺:望。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。
  4. 极深研幾:研:研究,审查;幾:细微。形容钻研深刻、细致。
  5. 极往知来:通晓过去,预知未来。
  6. 极古穷今:指穷尽古今。
  7. 极武穷兵:黩武。滥用武力。
  8. 极口项斯:指满口赞誉。项斯、唐代诗人,为杨敬之所器重,敬之赠诗有“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处逢人说项斯”之句。
  9. 极本穷源:指彻底地推究本源。
  10. 极则必反:指事物发展到极端,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。
  11. 极目远望:指用尽目力向远处眺望。
  12. 极恶不赦:罪大恶极,不可饶恕。
  13. 极智穷思:竭尽才智和思虑。
  14. 极情尽致:指将意趣风致表现得很充分。
  15. 极重不反:指长期形成的风俗、习惯、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。用于消极方面。同“极重难返”。
  16. 极情纵欲:竭力满足自己的情感和贪欲而不加节制。
  17. 极重难返:犹积重难返。指长期形成的风俗、习惯、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。用于消极方面。
  18. 极深研几:研:研究,审查;几:细微。指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。
  19. 极寿无疆:指永存。
  20. 极天蟠地:指充塞天地之间。
  21. 极天罔地:指遍天下。
  22. 极而言之: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。指把话说到头。
  23. 极天际地:形容十分高大。
  24. 极恶穷凶:指极端凶恶。

词穷理极的意思穷:完,尽;极:终,到头。把话说完,把理讲透。

词穷理极类似的成语

  • 登峰造极

    登峰造极[ dēng fēng zào jí ]

    解释:登:上;峰:山顶;造:到达;极:最高点。比喻学问、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。

    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?然陶练之功,尚不可诬。”

  • 昊天罔极

    昊天罔极[ hào tiān wǎng jí ]

    解释:原指天空广大无边,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。”

  • 河汉无极

    河汉无极[ hé hàn wú jí ]

    解释:河汉:银河;极:尽头,边际。银河广阔,无边无际。比喻言论荒诞不经,难以置信。亦比喻恩泽广大,使人难以报答。

    出处: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吾闻言于接舆,大而无当,往而不返,吾惊怖其言,犹河汉无极。”

  • 跻峰造极

    跻峰造极[ jī fēng zào jí ]

    解释:指登上山峰绝顶。

    出处:明·胡应麟《诗薮外编·六朝》:“登龟、蒙、凫、绎峰者,即跻峰造极,龟、蒙、凫、绎已耳。”

  • 计穷虑极

    计穷虑极[ jì qióng lǜ jí ]

    解释:指计虑穷尽。

    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鲁肃传》:“备遂割湘水为界,于是罢军”裴松之注引三国·吴·韦昭《吴书》:“始与豫州观于长阪,豫州之众不当一校,计穷虑极,志势摧弱,图欲远窜,望不及此。”

  • 计穷智极

    计穷智极[ jì qióng zhì jí ]

    解释:指计虑穷尽。见“计穷虑极”。

    出处:明·李东阳《冰玉斋记》:“及其计穷智极,几微仓卒之际,盖有赪面泚颡,而不能自己者。”

  • 计穷力极

    计穷力极[ jì qióng lì jí ]

    解释:计谋、力量都用尽了。同“计穷力竭”。

   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情史类略·东御史妓》:“妓曰:‘然则君将何往?’东谓:‘计穷力极,终还家,功名事终直之耳。’”

  • 开阶立极

    开阶立极[ kāi jiē lì jí ]

    解释:旧指开创基业,建立统治。

    出处:《旧唐书·辛替否传》:“拨乱反正,开阶立极,得至理之体,设简要之方。”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